常见细胞污染类型如何辨别及预防解决方法
常见细胞污染类型如何辨别及预防解决方法:细胞培养中常见的生物污染类型有7种,分别是细菌污染,支原体污染,原虫污染,黑胶虫污染,真菌污染,病毒污染以及非细胞污染,真菌污染来源,一般是来自实验服,并且具有气候性,多雨······
发布时间:2023-04-11 15:01:24 细胞资源库平台 访问量:202
污染是细胞培养中一个大敌,一旦污染,前功尽弃。 决定要进行细胞培养,首先-定要有强烈的无菌意识,操作中要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不要怕麻烦,越细心越好。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的细胞被细菌污染了,培养皿或瓶中的细胞状态很快就会发生变化,表现为胞浆中出现大量的颗粒,液体浑浊、培养基PH下降,变成黄色,贴壁细胞形态变圆、会脱壁死亡;而受到真菌污染的细胞,细胞状态并不会马上发生变化,培养3-4天后,可能才会在培养皿中看到白色的漂浮物或者黑色的小点儿。
真菌种类多,形态各异,但污染后均不难发现,大多呈白色或浅黄色小点漂浮于培养液表面,肉眼可见;有的散在生长,镜下观察呈丝状、管状或树枝状菌丝,纵横交错穿行于细胞之间。念珠菌和酵母菌呈卵圆形态,散在于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生长。
污染后大多能改变培养液pH培养液变混浊,毒性大的细菌很快导致细胞崩解死亡。加用抗生素的培养用液一般可预防和排除个别少量细菌的污染。细菌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为黑色细沙状,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外形,培养液一般会浑浊变黄,对细胞生长影响明显。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大小约0.3-0.8微米。目前,已发现的支原体品种有100多种。
细胞培养的支原体污染来源主要有
(1)细胞之间的交叉污染,这是支原体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2)细胞培养操作人员的口腔、皮肤等;
(3)细胞培养用的组分,如血清、培养液等;
黑胶虫可以穿透滤膜,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培养液也是不浑的,一般不会太影响,细胞还是可以用的。常常是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观测到的运动物无明显增多,且培养液颜色、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可在同一批号的血清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
细胞培养中的常见污染主要包括:细菌、霉菌、支原体、黑胶虫、病毒和交叉污染等,每一种污染都有各自的特点。如细菌和霉菌增殖迅速,短时间就对细胞造成明显伤害;而支原体和病毒对细胞的影响则是一种缓慢长期的过程。下面就具体看看每一种污染。
引起原因:操作不规范或无菌措施不到位等;
细菌污染种类: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假单孢菌、枯草杆菌等;
细胞污染后的变化
①污染后由于有大量酸性物质产生,因此培养基会短时间内由红色变为黄色;
②由于细菌大量增殖,培养基变浑浊,稍微振荡后可见培养基表面有漂浮物;
③普通倒置显微镜高倍镜观察,胞浆内可见大量颗粒(如下图红色箭头);
④细胞生长缓慢,逐渐变圆脱落。
如下图所示:左:悬浮细胞污染后,可见悬浮细胞个体远大于杆状细菌,而细菌呈黑色颗粒状并会有较快的运动速度;右:贴壁细胞,可看到球状细菌分布于细胞周围并做剧烈运动。
细菌污染的细胞(左悬浮细胞,右贴壁细胞)
处理措施
在培养液中添加双抗(P/S)处理;可用抗生素的常用量的5~10倍作冲击疗法,用药24~48h后再换常规培养液;
另外添加西司他丁钠和亚胺培南(泰能)处理细胞,适用于培养用具被打翻、使用了污染的培养液或要培养污染的组织或者冻存细胞的污染情况[1]。
裸鼠体内接种法是比较有效和彻底的除菌方法。主要包括腹水接种和皮下荷瘤分离细胞。既能彻底清除污染细菌,又能保持肿瘤细胞的来源特征和恶性特性。对于一些特别珍贵的肿瘤细胞,可采用裸鼠体内接种法[2]。
引起原因:操作不规范或无菌措施不到位等;
污染种类:白色念珠菌,酵母菌,黑霉菌,曲霉菌,孢子菌等;
细胞污染后的变化
①一般来说,培养液不会变浑浊;
②比较容易发现,肉眼可见点状菌落(淡黄色或者白色)漂浮在培养基表面(如下图左);
③普通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絮状交错的菌丝或菌团生长在细胞之间;有时真菌并不是直接分布于细胞贴壁层,需要通过调整显微镜仔细观察寻找菌丝或菌团(如下图右)。
如下图所示:悬浮细胞U397的霉菌污染,黄色圆形发亮的是U397;红色箭头:霉菌的菌丝和孢子囊,特别的是孢子释放出来后是难以被酒精杀死。
霉菌污染后的悬浮细胞
处理措施
添加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但是对细胞的毒性也较大;
环境彻底消毒:先后用酒精、新洁尔擦洗培养箱;水盘加上饱和量的硫酸铜。
若细胞不是特别珍贵,建议丢弃。
支原体是一种自然界中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支原体感染发生率很高[3]。由于支原体可以与细胞共存,生长速率受影响较小,而被忽视。支原体污染在细胞培养污染中最为隐蔽和最难察觉,但是支原体能明显影响宿主细胞代谢、RNA合成及基因表达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
引起原因:主要来源于是已感染支原体细胞之间的交叉污染,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和胰酶等;
细胞污染后的变化
①培养液不变浑浊,但会很快变成黄色;
②多数细胞在形态方面少有明显变化;
③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胞浆出现小颗粒或空泡;
如下图:支原体个体很小,需要使用透射电镜才能清晰看到其结构及分布,图中红色箭头即为支原体,其分布在细胞周围。
支原体污染后的透射电镜图[4]
处理措施
定期用支原体试剂盒检测;
换液可以减缓污染情况,但无法根除;
支原体清除试剂盒可以达到较好效果;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清除法。
引起原因:往往来源于血清;
细胞污染后的变化
①低倍镜下观察时可见黑色小点,高倍镜下可见到其做布朗运动,像小虫游来游去;
②细胞培养液仍然清亮,污染较轻时对细胞无影响;若太多就会对细胞造成影响。
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黑胶虫分布于细胞间。
黑胶虫污染后的细胞[5]
处理措施
更换血清;增加细胞密度,提高细胞的生长率。
引起原因:病毒可能来自于血清;
细胞污染后的变化
①污染后培养液无明显变化;
②大部分细胞也不会有明显的形态变化;
引起原因:两种或两种细胞以上的实验同时进行,实验器具、试剂等混用而易造成的污染;
检测手段:可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是否与所培养细胞形态一致来判断,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免疫学试验、同功酶分析及细胞遗传学方法来确定。
处理方式:针对病毒和交叉污染较难清除,建议丢弃细胞重新培养;
看到这里,文章开头的那几张图片代表着什么污染,你能辨别了吗?可以在下方给我们留言,看看你是否掌握了这项技能哦!
学会对各种污染情况的辨别和处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实验技能,希望大家在看完我们的文章后结合你的实验操作,学会如何应对细胞污染。
1.江千里, 王健民, 江汕,等. 西司他丁钠+亚胺培南消除细胞培养中细菌污染的研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5(1):114-115.
2.王鸿、张伟、孟娜. 细胞培养中珍贵贴壁细胞污染挽救方法的评价[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1,26 (1):1006-7795.
3.Olareringeorge A O, Hogenesch J B. Assessing the prevalence of mycoplasma contamination in cell culture via a survey of NCBI's RNA-seq archive[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5, 43(5): 2535-2542.
4.Shlomo R, Nechama S K, Jonathan D K,. Contamination of Tissue Cultures by Mycoplasmas. DOI: 10.5772/51518
5.辛颜彬.细胞培养污染的发生、预防及清除[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9,13( 6):468-470.
常见细胞污染类型如何辨别及预防解决方法:细胞培养中常见的生物污染类型有7种,分别是细菌污染,支原体污染,原虫污染,黑胶虫污染,真菌污染,病毒污染以及非细胞污染,真菌污染来源,一般是来自实验服,并且具有气候性,多雨······
细胞聚团的原因分析及如何避免:培养物中细胞可能聚集的一些原因包括:1.过度消化、2.环境压力、3.组织分解、4.过度生长、5.污染等;如何避免聚团细胞的生成;首先确认当前细胞生长密度及状态,80%左右的生长密度即可进行······
细胞有空泡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出现细胞空泡情况有1.细胞老化2.培养液错误配制;3.细胞消化时操作不当;4.污染等等,如细胞老化,解决方法,原代细胞使用较低代次进行实验,传代细胞避免传代次数过高···
细胞半换液和全换液操作步骤:第一种方式:细胞全换液;如果是贴壁细胞,可以用全量换液法,直接吸去全部旧培养基,补充足量新鲜完全培养基;第二种方式:细胞半换液;"细胞半换液"又称"细胞半量换液",即弃掉一半旧的培养基,再······
细胞生长缓慢的可能原因有哪些:细胞培养外部因素包括细胞培养基的配方和质量问题,培养条件不理想,污染问题,细胞自身因素包含细胞的健康状态,细胞密度过高或过低,细胞老化现象,细胞特性,当细胞生长出现缓慢的问题时,我······
常用胰腺癌细胞株动物模型及胰腺癌细胞株有哪些:胰腺癌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主要包括化学物质诱导胰腺癌动物模型,基因工程胰腺癌小鼠模型和胰腺癌移植模型,常用的胰腺细胞株MIA-PACA-2人胰腺癌细胞,Capan-2人胰腺癌细······
产品规格:1*10^6
¥3000
产品规格:1*10^6
¥3000
产品规格:1*10^6
¥3000
产品规格:1*10^6
¥3000